作者:林竹芸(親子天下專欄作家/雙橡創辦人)|文章出處:授權轉載自親子天下/翻轉教育
受訪者:泰勒・席格潘(Tyler Thigpen)
現任:賓州大學教育學院講師、喬治亞州森林學校 The Forest School 創辦人及校長
經歷:Transcend 美國校園改造非營利組織合作夥伴、美國亞特蘭大市 Mount Vernon 高中校長、哈佛教育學院教育博士、哈佛甘迺迪政治學院公共管理碩士
--------------
「一般講到『自主學習』,很少人會先提到『我們究竟想教出什麼樣的人、想看見什麼樣的價值觀和性格、一個充滿自主學習能力的社會是什麼樣子』。當我們想明白了,就知道自主學習該有什麼樣貌。」森林學校校長泰勒・席格潘(Tyler Thigpen)充滿智慧地說。
席格潘2021年在芬蘭最知名的教育論壇 HundrEd 分享《家長如何協助孩子成為自主學習者》,引起廣大迴響。席格潘是美國少數能結合學術理論和實際教學的自主學習專家,他在美國創辦「自主學習研究院」,積極將研究的結果,分享在網路上,供學校、老師、家長參考。他同時也在全美前三大的賓州大學教育學院授課,曾在華盛頓郵報等大型媒體上,發表過多篇關於自主學習的文章。身兼學者與教育者的席格潘, 2018 年根據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附近創辦了一所獨立的森林學校(The Forest School),透過混齡(從小學到高中)、結合蒙特梭利教育、個人化學習的科技和自主學習理念,將理想化為現實。席格潘在亞特蘭大市也親自帶著一批老師透過專題和自主學習的方式,培育著獨立自主的下一代。底下是親子天下專訪席格潘的精華內容:
Q:讀完哈佛教育博士,有很多路可以選,是什麼讓你選擇創立學校?
A:小時候,我爸媽帶著我經常在美國東南部各州搬家,我常覺得自己不屬於任何地方,除了學校。學校給了我自信心,我希望有天我也能成為打造學校環境的人,給孩子勇氣和愛,讓每個人都能成長綻放(Flourishing)。我母親也是公立學校的老師,她教會我每個孩子都是一個英雄,每個英雄都在自己的路上披荊斬棘,開拓自己的路。
我們森林學校的校徽是一隻鳳凰,比喻浴火重生,指孩子在磨練中,會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找到一群夥伴,甚至找到比他大的長輩,作為他的人生導師。在找到自己的使命後,能全然地綻放,學會如何自我學習、達成目標,與其他人和平共存。
在我們學校的定義裡,自主學習是指「一個人在社會中,懂得自己找出作法、知識,來達到自己期望的目標。在過程中,懂得尋求幫助,也懂得協助他人。在人生的使命中,找到比自己更重要的事,為世界和他人的進步帶來貢獻」。
Q:為什麼你把「自主學習」的定義擴大到社會的架構下?
A:有人說學「自主學習」是為了新經濟社會的職涯作準備,但我覺得更像是為了「自由」,為了讓一個人能自由地茁壯,為了讓孩子有能力學任何他想學的,有能力追尋他想做的。當孩子有能力設計自己的學習、設定自己的目標,有健康的心態能面對難題,能看見自己以外的世界,為了他人或遠大的理想而前進,他更容易活得健康而快樂。
很多人以為現代家長只重視成績,但研究顯示,現代的家長更重視一種結合智力挑戰、情商發展、道德良知的綜合教育,他們想看見的是孩子在「學習」過後,有能力運用自己的獨立思考力、問題解決力,來找到自我價值感(self-worth),懂得明辨是非,同理他人。這是「自主學習能力」能帶給孩子的,讓他成為獨立自主的人。
Q: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孩子,跟一般人有什麼不同?
A:他們有幾點獨特之處,通常他在沒人一步步帶領(scaffold)的情況下,敢於多方嘗試,通常都能夠自己摸出一套脈絡,學會一項陌生的事物。他懂得何時要借重專家,來取得他需要的知識,但不會長期依賴專家。他會有意識地形成一套方法或流程,來處理從未見過的任務。他也早已熟悉在學習上「卡關」該怎麼處理,他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能讓自己脫困(unstuck)。對於學過的東西,有深度的理解,即使時間過了很久,仍能想起已經學過的事。
相對來說,一般的學生會習慣等老師把知識教給他們,遇到沒見過的任務,不確定要如何面對,覺得沒有人一步步帶領,自己就不知道該做什麼。卡關時,會被動地坐在那,等人來幫他脫困。他經常在考試過後,便不記得學過的東西,或是記得內容,但覺得自己並沒有搞明白那是怎麼一回事。當你發現孩子有以上情況,就需要幫他奠定自主學習的習慣了。
Q:要怎麼培養你理想中的自主學習能力?
A:一開始做自主學習,大多需要依靠老師或家長來養成新的習慣。像是學生需要先學會如何設定目標、規劃時間、設計學習方式、知道何時需要求援、知道為自己創造動機、察覺自己與世界的關聯性,找到自己生活的意義。我們通常是透過專題式學習的模式,一項學習等同一個專題(Project)。
初學者最常遇到不知道該怎麼設目標,或是設定的目標不夠有挑戰性,剛開始也容易依賴老師或缺乏動力。在幾次練習之後,他會開始有獨立自主性,能設計自己的學習。因此我們為學生列了一個「設計自己的學習」檢查清單,讓學生檢查自己的設計是否具有挑戰性。我們也會讓 2-3 位不同的老師,用同一清單來檢驗學生的設計是否能帶來有意義的學習。
我們會檢核學生自己設定的學習,是否有「清楚的目標」、「可預見的挑戰」、「準備拿來應對挑戰的計畫」,也會檢核他的學習項目是否會用到「研究分析」的能力,是否包含「閱讀寫作」,是否已經找好可參考用的優質範例,是否規劃好自我回顧(Reflection)的活動。最重要的是,這個學習是否讓學生感到既興奮又有挑戰性,跟學生自身的使命感或興趣有所連結。強度足夠的專題,至少要花 40-50 個小時。
剛開始,老師或家長最好能跟學生安排幾次一對一會議(check-in),了解學生的狀況,可以問他「你今天選擇做什麼項目?」「選這項目的原因是什麼?」,讓學生習慣為自己的選擇深思熟慮。我們在對話中,要讓他了解到自己摸出一套「方法論」才是重點,關鍵不在於立刻找到答案或做出成品。大人們也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遇到挫敗時,是怎麼度過難關的,讓孩子學會放下自尊心,用謙虛的態度去面對失敗。
Q:如果能自主學習,老師扮演的角色是什麼?
A:在資訊時代下,學校會越來越像一個平台,協助學生學世界上的任何東西。老師會更像嚮導(guides),他知道前方可能出現的阻礙,他會引導初學者先走簡單的路線,給予更多的協助,設計主題的範疇,讓初學者有辦法運用基礎能力,開始累積自主的經驗。
對於已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而言,老師則是他們的思考夥伴,也是學生對接真實世界的橋樑。在森林學校的老師們,都被稱為嚮導(Guides),他們不授課,主要負責跟學生進行蘇格拉底式(Socratic)的對話和思辯,培養孩子的批判思考力。同時,嚮導們會運用自己的人脈,幫學生引薦跟學生所做專題有關的業界人士,提供真實世界看待相關主題的看法與標準,這些嚮導是學生跟真實世界的紐帶。
如果學生覺得「自己做不到」,或是覺得「做與不做都沒差」,就很難養成自主學習力,因此這些嚮導也是協助學生建立自信心、探究人生目的的夥伴。協助學生看見「他正在做的」跟「他未來想做的」有什麼關聯,讓學生慢慢看見「自己是誰」、「自己的人生目的是什麼」、「自己能做什麼」、「知道自己能做到」,慢慢地,孩子會成為一個自由的個體,懂得用自己所會的去達成自己的人生目的,對於自己不會的,有能力去學,這就是一個自主的人生。
文章出處:親子天下 - 美國森林學校校長 泰勒・席格潘|一對一的對話帶領孩子開啟自主學習
作者:林竹芸|雙橡教育創辦人
雙橡致力於讓學生掌握 See Think Wonder 思考力和行動力,找到人生的北極星。
雙橡創辦人結合自己做 BCG 管理顧問的經驗、哈佛教育學院 See Think Wonder 的理論設計各式雙橡課程,包含芬蘭暑期學校、香港寒期學校、亞馬遜企業策略營、商業世界實作營等,讓學員在實作中,看見自己的能力、看見同儕值得學習之處,也看見自己想要努力的方向。同時,雙橡創辦人帶著過去的學員們,開始創造人類社會的各種可能,讓下一代看見如何結合務實和理想,讓理想的實現變得可能,例如打造 See Think Wonder 思考挑戰賽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活動,透過雙橡學院全體師生的力量付諸實踐,讓世界看見有 See Think Wonder 思考力又有行動力的下一代社會人才,已經在世界中的某一角落開始崛起、塑造新的社會樣貌,帶著人生的意義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