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竹芸(親子天下專欄作家/雙橡創辦人)|文章出處:授權轉載自親子天下/翻轉教育
受訪者:Brent Duckor 布蘭特・達克
現任/加州聖荷西州立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加州柏克萊大學評量與測量研究學者、教育測驗諮詢顧問
經歷/美國奧瑞岡州及加州教育部諮詢顧問
學歷/加州柏克萊大學教育博士、加州柏克萊大學教育碩士、哥倫比亞大學國際事務碩士
許多中年人至今,都還有共同的噩夢:考試時間到了,但考卷沒有寫完⋯⋯或是,考卷發下來,瞪著零分的考卷,直冒冷汗不知道該怎麼回家跟爸媽說⋯⋯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考什麼?怎麼考?總是各方人士的拉鋸戰,牽動父母、老師等許多大人敏感的神經。但是也因此,在台灣的教育現場往往把考試的定義侷限了。
其實,台灣現在最需要的考試改革是把學校每天、每週的考試,改成評量,減少使用選擇題,增加評量後給學生進步的反饋與建議。
柏克萊大學評量與測驗研究(BEAR)是全美最知名的評量研究之一,專門研究「考試」。二十五年來在全美各地建立各項評量,小至小學數學測驗、中學STEM測驗,大至美國州立駕照測驗、國家考試都曾經參與。BEAR計畫研究學者布蘭特・達克(Brent Duckor)教授被邀請到香港、新加坡、印尼、中國等地演講,是加州重要的測驗學者。
三十年前,達克是紐約的高中老師,他看見考試雖能讓積極的學生竭盡全力學習,但也形成學生、家長巨大的壓力。
達克強調,「考試」與「評量」不同,評量是回饋機制,是學習工具,不是分數標籤機。作為老師、家長又該如何使用「評量」來協助學生發揮他們的潛力?以下是專訪精華:
Q:考試的目的是什麼?如果考試是學習痛苦的來源,為什麼歐美等先進國家不取消考試?
A:我認為「考試」(Exams)與「評量」(Assessment) 是不同的。
考試的目的是比較,根據知識的純熟度,將學生分群,分數讓比較變得容易,卻無助於學習。學校為了每學期給學生排名,需要創造出分數,所以用小考、單元考、段考等,製造分數標籤。
考試是老舊的測量工具,尤其是那種給相同題目,有標準答案,在有限時間、同樣作答環境作答的標準化考試。標準化考試的目的是給出成績,不是設計來協助學習的。
在教育學院,我常問教師:「如果我在成績單上給你B,能幫助你成長嗎?」若教學過程中,缺少對A的描述與定義,那麼得到B的學生,就會不知道該從哪改進。
想幫學生了解自己的程度,知道該如何進步,老師應該使用「形成性評量」(Formative Assessment),邊教邊評估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掌握度,即時建議。
評量的意義是幫學生看見自己與目標的距離,以及知道如何前往目的地,如果評量結果能協助學生採取有意義的行動,讓孩子拿著藍圖前進,當他看到進步,就會有學習的成就感,所以評量使用得當的話,能幫助學習。
你問到歐美國家為何不取消考試?這是因為各國的大學與企業仍有衡量人才的需求,即使評量的模式改變,評量的機制不會消失,只會換一種模式而已。
Q:你以前害怕考試嗎?在你小時候,考試代表什麼?
A:我剛進國中的第一次數學考試,考得很差,是全年級最低,所以我被分到等級最低的數學班。我不相信這是我的程度,我很努力在課堂上表現、盡力準備隨堂測驗。一週後,我被轉進中等數學班,再兩週後,我被轉進高等數學班(編按:美國各科跑班制度,以單科表現決定分班)。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測驗可能會誤判,還可能讓人心灰意冷,但持續的測驗結果,卻可以讓大家看見你的進步。我知道我是幸運兒,被考試幫了一把,可能因為如此,總覺得我有責任讓測驗變得更有意義。
Q:好的「評量」該長什麼樣子?
A:這追溯到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關係到一個國家重視的社會價值。如果需要設計國中生、高中生的考試,那要先決定「為什麼要測?」「測什麼?」最後才是「怎麼測?」
在美國,教育平等(Equality)最受到重視。政府希望不同膚色的種族,都得到教育機會,保障未來有一樣工作機會、生活水平的可能,降低社會衝突,這是美國教育之父杜威的理念。所以,美國中學測驗成為評估哪所學校、地區落後,需要增加教育投資的指標。現在加州的教育資金計算公式,就是以各學區的成績決定。這是我說的「為什麼要測?」和「測什麼?」
在香港、新加坡,國際競爭的危機意識較強,教育以培養人才競爭力為目標。他們更重視就業市場、人才需求的走向,根據能力需要,規劃教育內容,然後設計測試,檢視教育是否有成效。
在北歐、英國、澳洲等,教育是為了培養民主社會有公民意識的人,重視社會意識、合作、獨立思考,所以會設計包含軟實力、硬實力等反映經濟和民主社會意義的評量。看起來台灣走的路線跟北歐、英、澳體系比較接近。
不論是哪個國家,在學科知識的評量層次,已經從舊時代的記憶與理解,提升到應用、分析和判斷。跟我類似的學者,都在研究如何評量學生在「真實世界」的能力與表現,這是為什麼專題式學習(PBL)的成果,愈來愈受評量界重視的原因。
Q:傳統考試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A:真正的問題是考試無法評量真實世界的能力,成績高的考生,可能誤以為自己掌握未來社會需要的能力。其實全球化經濟社會,需要的批判思考、合作能力、創造力、問題解決能力、文化理解能力等,都不在國家考試體系裡,考試只評量數學、自然、歷史這些傳統科目。
我女兒在華盛頓D.C.大學主修國際關係,她的成績很好,但是她在真實世界執行國際關係專業的能力,都不是在學校學的,是她在創辦學生組織、在政府和非營利機構實習的時候學的。這些「考試外」的經驗,才是能判斷她未來成功機率的指標。
是的,成績和排名不容忽略,但成績和排名都不能告訴我們,一個孩子全部的能力。作為家長,我們要清楚,成績只給了部分訊息,不要拘泥在成績裡。
Q:好的評量能協助學習,怎麼協助?
A:好的評量不會只有分數,會有回饋機制,例如採用指標評分表(Rubric)。指標評分表指的是對學生的表現,給予傑出、好、一般、需加強各等級,並給予各級明確的敘述定義,讓孩子知道現狀跟目標的差距有多大。想有效評量傳統考科和二十一世紀人才能力,教育部可能要問自己:
- 我們對重要科目、人才特質,有定義好的指標評分表嗎?
- 大家同意指標評分表中,各等級的定義嗎?
- 各等級都有清楚的基準(Benchmarks),讓學生知道什麼是傑出嗎?
- 有足夠訓練讓各地老師的評分基礎一致嗎?
- 有建立儀表板(Dashboard)讓各地教育局看見評測結果嗎?
- 有把教育資源的投放跟儀表板的評量表現掛鉤嗎?
Q:作為家長,如何能在日常生活幫助孩子成長呢?
A:最有效的評量跟學習,通常是在「對話」中發生的,老師透過跟學生對話,來了解學生的思考程度,而家長也可以跟孩子在家裡開啟「思想」對話。
在餐桌上,鼓勵孩子分享新點子,闡述他的邏輯,問孩子跟這點子相關的深度問題,鼓勵孩子進一步深化他的回答。孩子習慣只用一句話回答,所以我們要鼓勵他說更多。
家長可以幫孩子意識到問問題、聽別人回答、再問更深的問題,是人與生俱來的學習方式。記得孩子小時候,對世界充滿好奇,總問:「爸爸、媽媽,為什麼?」我們要鼓勵他重拾好奇心,成長源自於好奇與探索。
這不難,只需要你在餐桌或廚房,問孩子:「你覺得肥皂丟進水裡,會沉下去還是浮起來?為什麼?」然後,停下幾秒,聽你的孩子說。
文章出處:親子天下 / 翻轉教育 - 柏克萊大學評量專家 布蘭特.達克教授:最有效的評量跟學習通常在「對話」中發生